美股“七巨头”承压,香港科技公司AI投资步伐引
2025-11-19 09:59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目前,美国科技巨头由于对人工智能的持续高投入而面临估值压力。随着海外市场持续争论AI泡沫,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的AI发展步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机构内部人士认为,科技股短期波动可能加剧,但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仍处于较低区间。香港科技行业的表现和研发强度可能会影响其后续发展轨迹。美国科技股回落,华尔街警告泡沫的危险。今年以来,美国科技股持续上涨。在英伟达、苹果等科技“七巨头”的带领下,纳斯达克100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豪维呃,进入11月份,美国科技板块继续承压,11月13日风七美国科技指数单日跌幅超过2%。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高管在11月初就发出预警。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表示,未来12至24个月,美国股市可能会出现10%至20%的回调。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特德·皮克也表示,市场应该“欢迎”10%至15%的回落。市场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对科技股基础的质疑,其中谈论最多的声音来自“大空头”Michael Burry。伯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图表,将资本支出与科技行业的股价周期进行比较,再次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是泡沫。他的批评集中在“超大规模者”上。他认为这些公司通过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降低损失成本,这种会计策略可能会夸大利润数十亿美元。伯里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因精准卖空次贷而名声大噪,其投资动向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最新披露的头寸文件中,他管理的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大幅增持了 Nvidia 和 Palantir 的看跌期权。期末持仓总市值超过10亿美元,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不过,对于目前AI行业是否存在泡沫,市场看法并不一致。有分析师认为,人工智能投资仍处于中期,具有强大的长期潜力。有机构认为,市场历来对其盈利实现速度抱有较高预期,短期回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预期变化。陈梅东吴证券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吴表示,2026年美股泡沫的最大风险可能是宏观和政治周期,而不是股票基本面。结合泡沫生命周期指标,2026年似乎存在泡沫空间,但“针”刺破泡沫可能取决于美联储降息的路径。香港AI公司持续投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国外争论不断的背景下,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进展备受关注。近期港股财报披露期,艾资本投资的发展实力和业务执行力成为市场评估的主要衡量标准。从腾讯控股已披露的财报来看,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15%;资本支出约为上半年完成130亿元,同比下降24%。光大证券研报显示,腾讯控股三季度资本支出下降主要受供应链影响。公司加大了AI研发投入。三季度研发费用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混源图像和3D模型的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混元3D模型下载量已突破300万。腾讯CEO马化腾表示,第三季度,公司对AI的战略投入不仅助力精准广告定向、游戏用户交互等业务领域,还带来编程、游戏、视频制作等领域的效率提升。 Ne's believe券商指出,美国科技公司在AI发展上经历了连续几个季度的高投入和高增长,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AI技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用于优化现有业务,例如广告、游戏等业务。因此,中国科技股的风险敞口结构与美国市场并不相同。但同时也要警惕某些细分市场的短期过度追求。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11月18日,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为21.5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的较低位置,也低于其他主要科技指数。预计后市,在外围市场波动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香港科技板块的估值灵活性和业绩稳定性将继续受到考验。国金证券海外及媒体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易永健认为,科技板块数据挖掘的趋势仍在持续,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仍在蔓延,短期内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仍在继续。erm波动可能会加剧。但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基础设施尚不充足,流的应用正在逐步展开。从财务健康角度来看,微软、谷歌、Meta等主要资本支出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依然强劲,静态估值和现金流没有明显压力。易永健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云厂商的应用前景。
(编辑:管静)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