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拓展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

2025-11-17 09:5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栏目形式详细介绍了央行利率通过金融体系向各细分市场的传导机制。业内普遍认为,与利率保持合理关系是未来建立合理的利率传导机制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少资金闲置套利。利率本质上是资金回报率。由于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期限、风险、流动性等特点,经济活动中的利率种类较多,利率级别也不同,所以会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利率及其价格比率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不同利率类型之间保持合理的价格比率。”招商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理想的情况是,在政策利率的引导下,保持合理的价格比率和不同类型利率之间的关系,反映期限、风险、流动性、bp的变化规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例如,银行必须对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保持合理的期限利差;贷款和债券利率、理财和存款也需要更加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种鳍金融市场将经历季节性波动。有时,由于非理性的原因,大量的存在会致力于某类财产的分配。与羊群效应相关,资产回报率将出现大幅波动。近年来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下降、今年资本市场活跃度的增加、近年来住房租金比的回升,都是反映各类资产市盈率变化的重要指标。未来,加强政策协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力度,保持合理的利率关系,是央行畅通货币政策投放的重要环节。报告指出,有几组重要的利率相关性需要关注。一是央行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央行参考利率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意图。当利率传导机制畅通时,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心,通过金融体系影响整个市场利率水平。如果市场利率相对央行利率变化早或晚,调整幅度过大或过小,甚至变化方向不均匀,比价关系明显偏离合理范围,都会影响利率传导的有效性。二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端利率关系。存款利率是银行的主要负债成本率,贷款利率是银行的主要收益率。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通常同向变动。但由于周期变化、“参与”竞争等因素,银行间贷款利率下降快、利率下降慢,将压缩银行净利息,制约银行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三是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贷款和债券都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融资方式、贷款利率和债券催收不同,收益率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但对于同一企业主体,债券发行利率与贷款利率理论上相差不宜太大。同时,随着我国理财等资管产品不断丰富,企业和居民的理财和资金等金融资产配置将更加多元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有效发挥还需要更大程度的利益协调各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四是不同期限利率之间的关系。短期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期限溢价。一般情况下,银行不同期限的利率也会同步调整,并保持合理的期限利差。第五是不同风险利率之间的关系。不同信用评级的融资主体融资成本的差异反映了风险溢价。一般来说,融资主体的信用等级越高,融资利率越低。国债收益率反映了该国的信用状况,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如果企业融资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就意味着企业信用优于国家信用,违反了风险定价原则,具有非理性和不确定性。 “近年来,为了支持港口银行在稳定净息差方面,监管引导加强了利率管理和反竞争‘介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认为,央行对前述五组利率比较关系的重视,表明下一步将继续落实银行间自律避息利率指导,建立存款存款利率报告机制,建立存款滥用利息报告机制存款报告增加“保全条款”,鼓励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并根据经营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继续检查利率政策执行情况,从二季度的“及时落实”到“持续实施”。三季度落实“三季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利率政策和自律协议执行情况的现场评估,维护商业银行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 (编辑:管静) 经济时报网: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
  •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